- 2016/5/10
紡織股王雄風滅 成衣族群綠油油
儒鴻首季毛利率挫6季新低 外資降目標價直墜跌停
紡織股王儒鴻(1476)第1季毛利率探近6季新低,引發多家外資調降目標價,昨不僅股價以跌停作收,更連累整個成衣族群,包括股后聚陽(1477)、台南(1473)、銘旺實(4432)股價皆是一片綠油油。
儘管第1季遭遇Kohl’s、Target等通路品牌調節庫存、需求放緩,一度為儒鴻今年業績埋下變數;但受益Nike、Under Amour等運動品牌需求仍在向上,讓儒鴻第1季營收仍達55.9億元,年增15.8%,並創歷史同期新高。
當外界以「頭過身就過」,認為儒鴻既然第1季淡季能寫下亮眼營收,全年獲利成長應無疑慮時,儒鴻上周公告首季季報,上季毛利率僅26.7%,為近6個季度新低點,單季稅後純益6.5億元,也比去年第1季下滑6.4%。
土城廠關閉 匯損衝擊
自從2010年儒鴻業績「大爆發」後,幾乎沒有一季的營收、獲利是呈現年對年衰退。因此首季差強人意的表現,讓多家美系、日系外資,連連調降儒鴻目標價,下修幅度甚至達19.6%,也引發昨股價跌停。
對首季毛利率走低,儒鴻主管表示,主要原因有2:首先1月土城成衣廠關閉,認列約3000多萬元的銷貨成本,影響毛利率約0.5個百分點;其次,首季台幣兌美元升值約2.9%,也是獲利的不利因素,衝擊毛利率約0.2~0.3個百分點。
該主管指出,尤其第1季匯兌損失1億2000多萬元,拉高單季業外損失至1.3億元,侵蝕原本較去年同期成長的營業利益,導致單季稅後純益衰退。
拖累成衣股 跌1~5%
但該主管強調,土城廠的關廠費用為一次性認列,所以未來只要匯率穩定,獲利表現應能恢復水準。
儒鴻昨公布4月營收20.3億元,年成長僅5.8%,這是去年8月以來,營收成長最少的1個月。儒鴻主管坦言,第1季通路品牌清庫存的現象還在,預估需至第3季,狀況才會完全解決,第2季營收仍較首季成長,下半年也會1季比1季好。
無獨有偶,隨著股王股價重傷,昨聚陽、銘旺實、台南等成衣業者也蒙難,股價下跌1%~5%不等。4月營收方面,聚陽上月營收16.0億元、年減5.1%;而與儒鴻同屬「UA供應鏈」的銘旺實,4月營收2.2億元、年增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