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3/16
[cater]大陸金融的地下危機(影子銀行) V
全文轉貼自 主控交易冠軍
2013-11-21 星期四
大陸中小銀行理財產品利率快速上升,大陸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巡視員方星海昨(20)日示警指出,當前銀行業存在流動性、利率等風險,明年將有一至兩家中小型銀行會發生擠兌、甚至倒閉現象。
路透報導,方星海在北京「財經年會:2014預測與戰略」指出,銀行理財產品近期利率上升趨勢快速,又以中小型銀行情況最明顯,使得資產配置利率無法覆蓋資金來源利率,會導致虧損與破產。
方星海曾任上海市金融辦主任,今年8月才升官到北京擔任現職,其發言內容具有指標性。流動性風險向來是大陸金融業潛在風險之一。
方星海引用大陸銀監會官員向他透露的訊息表示,中小銀行資金來源有80%是來自於理財產品、銀行間市場借款及同業存款;僅20%是居民儲蓄和企業儲蓄存款,比率相當懸殊。「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沒有錢還存款都有可能」,方星海直指,當銀行周轉不靈、或有某種恐慌存在,難保有一、兩家小型金融機構將因流動性風險,在明年面臨擠兌、甚至倒閉風險。
近期又因年底因素,各銀行紛紛開出年收益率高達5%以上的理財產品藉以吸取資金。華西都市報報導,投資理財網站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分析指出,光是本周在成都販售的128款理財產品,大部分預期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日前廣州招商銀行也推出多達30餘種、收益率達5.8%以上的理財產品。方星海說,除了理財產品風險之外,透過影子銀行貸出去的產品總額大約人民幣20兆元(約新台幣97兆元),「這些資產都在銀行的表外,一旦發生問題,恐怕銀行也不能完全脫離關係。」
前兩天與一位從大陸回台的朋友聊到對岸放款情形(他友人作放款金額大都幾億~十幾億人民幣)
對岸放款濫放情況嚴重,
各銀行放款比比皆是擴大收益化的”放款堆積”從中牟取高額庸金與利息收入,
這些放款變成大陸房市房價支撐,也有如上述的各種高收益理財商品,
這些資金堆疊出來的環節中,
只要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就會連鎖效應的爆出來
不是不爆,只是時候未到。
台資企業在大陸深耕,如果對岸的這些問題一個個連環爆出來而中央無法去處置,
台資企業也難以脫逃經濟衰退與泡沫的危機,
自然也會影響到台灣的股市。
各位還是要多注意這方面的新聞,多加關注。
2013-12-31 星期二
外界高度關注的大陸政府債務審計結果30日揭曉,截至2013年6月底,大陸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合計近人民幣20.7兆元(約新台幣103.5兆元),其中地方政府占10.9兆元。國家審計署稱,當前大陸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存在一定風險隱患。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被視為將來可能引爆金融風暴的地雷之一,其數字的大小備受關注,大陸已兩年沒有公布該數字。
大陸國家審計署2011年曾發布審計結果稱,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的相關債務約人民幣10.7兆元。
30日公布的結果顯示,大陸地方政府性債務合計達17.89兆元,較2010年又進一步增加高達7兆元。
審計署昨天公布的報告將「政府性債務」分為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以及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三大類。
審計署發言人陳塵肇表示,截至2012年底,大陸全國政府性債務的總負債率為39.43%,低於國際通常使用的60%的負債率控制標準參考值。
此外,大陸政府性債務主要用於市政建設、土地收儲、交通運輸、保障性住房、教科文衛、農林水利、生態建設等基礎性、公益性項目,具有相對應的優質資產作為償債保障。因此,審計署基本認為大陸政府性債務風險仍屬「總體可控」。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接受路透中文網訪問時也認為,若將或有債務加起來,大陸中央和地方債務總計逾人民幣30兆元,還是較中性的結果。按6月底的GDP初步估算,債務率還是控制在60%以下,基本可以承受。
更多的技術分析可參考以下連結
主控交易冠軍 : http://winstock.freebbs.tw
- 下午 07:19 發表|瀏覽(25)|留言(0)|收藏(0)|引用(0)|檢舉
- 自訂分類:國外市場資訊|上一篇:2014/2月股票選股研討 IV|下一篇:2014/3/14(星期五) 大盤現貨盤前規劃分析(每日連續解盤)
- 系統分類:
回應
共 0 筆 |
我要留言 | * 必填 | |
![]() | ||
(建議填寫,版主回覆會用郵件通知您) | ||
![]() | ||
![]() | 僅提供會員使用,如欲使用私密留言請先 登入會員 | |
![]() | 【限制 1000 個字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