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5
技術指標怎麼用,有那些常見的指標?
(圖片:均線從糾結變成多頭排列;來源:XQ全球贏家)
技術分析除了K線與型態之外,還有所謂的技術指標。前兩者偏向主觀圖型分析,指標則較偏向數值分析。所有的技術指標都是以歷史價格為基礎,並透過各種平均或是加權計算公式所獲得的量化數據,再透過對該數據的解讀來研判價格未來的趨勢。
技術分析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在前人大量的知識累積,如果真要列出技術指標所有種類的話,大概都可以出一本工具書了。但我們不做學術研究,單純從實務面討論的話,可依根據用途將指標大致分類為:趨勢與震盪兩種類型的指標,這邊就分享幾種市場上較常用的技術指標。
趨勢指標:
移動平均線 (Moving Average, MA)
移動平均線一般我們簡稱為均線,它代表過去一段時間,某檔商品的平均價格,也意味著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投資人買進該商品的平均成本。以20日均線(俗稱月線)來舉例,就是最近20天的平均收盤價。換言之,如果某一檔股票的收盤價高於月線,那就代表過去一個月買這檔股票的投資人都是賺錢的。
由於均線具備評估市場成本的特性,當均線持續走揚,就代表買進成本不斷被墊高,也意味著投資人相當看好這檔股票,因此願意用更高的成本買進,因此均線經常被用來分析價格的趨勢。
均線的計算方式在金融運用上,一般會採用簡單平均(SMA)來計算,也就是:
N日收盤價總和/N = N日移動平均線
當計算下一天的移動平均時,就以最新的N個收盤價計算,並將所有計算值連成一線,就是所謂的均線。均線的N值可長可短,一般投資股票的持有周期較長,因此比較常以月線(20MA)、季線(60MA)以及年線(240MA)來做分析。
最簡單的均線的分析,可從斜率變化、長短週期排列來觀察價格趨勢,當均線斜率向上,且收盤價>短周期均線>長周期均線(多頭排列),這種組合就是相當明確的上漲趨勢;反之,當均線斜率向下,收盤價<短周期逡線<長周期均線(空頭排列),那麼當時一定處在下跌趨勢中。
除了趨勢的研判,我們也可以透過均線排列的改變,來推斷價格趨勢是否將產生變化。舉例來說,原本呈現多頭排列的軍線,短周期均線卻開始下彎並與長周期均線形成交錯,此時上漲趨勢將可能結束,就是一般訪間俗稱的死亡交叉;反之,當空頭排列的組合中,短周期均線斜率轉為向上,並突破長周期均線形成黃金交叉,代表當下的跌勢將告一段落。
(本公開資訊,皆為學術研究所用,並無涉及個股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在撰寫過程中,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故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客戶或投資人,讀者應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 上午 12:27 發表|瀏覽(140)|留言(0)|收藏(0)|引用(0)|檢舉
- 自訂分類:【國際】晨彥有約|上一篇:比黃金更值錢 稀土如何左右科技大國產業?|下一篇:《外匯新手變行家》廣受學術、金融、產業界大老們強力推薦
- 系統分類:
回應
共 0 筆 |
我要留言 | * 必填 | |
![]() | ||
(建議填寫,版主回覆會用郵件通知您) | ||
![]() | ||
![]() | 僅提供會員使用,如欲使用私密留言請先 登入會員 | |
![]() | 【限制 1000 個字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