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收藏板塊,我們就不得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幣鼻祖——第一套人民幣。說到第一套人民幣,想必很多人都聯想到了1951年一萬元牧馬圖。因為這張人民幣收藏價值極高,所以一般收藏者是很難見到這張人民幣的。這張人民幣曾經以230萬元的價錢成交,如此高的價格造就了其的「票王」之稱,也是被錢幣愛好者成為是「中國人民幣之寶」。
壹萬圓牧馬圖在第一套人民幣印製後期發行,僅限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由於內蒙古地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銀行工作人員騎著馬和駱駝,背著裝有紙鈔的麻袋和牧民打交道,發行數量非常之少。因而異常珍貴「牧馬圖」壹萬圓面額人民幣,品相好的,存世絕少,是中國第一套人民幣中最為珍貴的品種。
第一套人民幣中最大的面額就是10000元,牧馬圖一萬元曾經在1997年的拍賣會上以五萬元的價格成交了,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價格了。現在這張人民幣的價格已經上漲到很高了。業內人士分析,第一套人民幣的意義特殊,所以它的身價只會越來越高,就算再收藏市場中出現天價都沒人民幣收藏已經成為了當下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投資理財方式了。在人民幣收藏板塊,我們就不得不提我們國家的人民幣鼻祖——第一套人民幣。說到第一套人民幣,想必很多人都聯想到了1951年一萬元牧馬圖。因為這張人民幣收藏價值極高,所以一般收藏者是很難見到這張人民幣的。這張人民幣曾經以230萬元的價錢成交,如此高的價格造就了其的「票王」之稱,也是被錢幣愛好者成為是「中國人民幣之寶」。
壹萬圓牧馬圖在第一套人民幣印製後期發行,僅限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由於內蒙古地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銀行工作人員騎著馬和駱駝,背著裝有紙鈔的麻袋和牧民打交道,發行數量非常之少。因而異常珍貴「牧馬圖」壹萬圓面額人民幣,品相好的,存世絕少,是中國第一套人民幣中最為珍貴的品種。
第一套人民幣中最大的面額就是10000元,牧馬圖一萬元曾經在1997年的拍賣會上以五萬元的價格成交了,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價格了。現在這張人民幣的價格已經上漲到很高了。業內人士分析,第一套人民幣的意義特殊,所以它的身價只會越來越高,就算再收藏市場中出現天價都沒什麼可奇怪的。
人民幣對很多人來說不是稀罕之物。然而島城市民沈居安自1998年以來,習慣了「有錢就買錢」,用15年的時間收藏了人民幣精品上千張,其中最為驕傲的便是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壹萬圓面額的「牧馬圖」鈔票,這張鈔票曾在2010年12月在上海某拍賣會上拍出了230萬元的天價,被稱為「幣王」。
我們所說的一萬元牧馬圖的發行時間是在上世紀中期,充滿的歷史的滄桑感。加上當時由於戰爭才剛結束,發行的地點又是遠離城市中心,從而導致了它的存世量過少的現狀。當然,也正是如此,一萬元牧馬圖在經過了三年時間流通後就被收回。眾所周知,當時生產落後,國內的製造紙幣的技術非常差,所以這批一萬元牧馬圖特別容易破損,導致了其傳世的數目更加稀少。
【藏品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