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1/4
債券基金操作心法:實務解說
以下內容可能會殺死很多粉絲的腦細胞,但是請大家耐心的看完。
上周的台股腦別投資債券基金(下):http://ppt.cc/gocv
有談到說如果"預期大幅走跌才有賣出的理由",以及賣出的"機會成本",由於本周休刊且本文需要實際數字佐證,所以就發部落格。
還記得之前兩篇;
摩根的配息型基金該如何選擇? http://ppt.cc/e8hI
我有聯博全球高收益債,最近一直跌該怎麼辦?http://ppt.cc/i4Xc
今天就以摩根為例子,來告訴大家操作的實務。
以下我們抓兩檔基金來作例子,假設我們都買1萬美元:
2012/01/04:淨值99;可申購單位數:101.0101單位;單位配息0.7;年化配息率8.48%
2014/10/08:淨值101.19;可申購單位數:98.8240單位;單位配息0.567;年化配息率6.72%
2012/01/04: 淨值14.73;1萬美元可申購單位數:678.8866單位;單位配息0.09;年化配息率7.33%
2014/10/08:淨值12.24;1萬美元可申購單位數:816.9935單位;單位配息0.094;年化配息率9.22%
因此我們假設2012年初時,你買的是高收益債基金,因此你的1萬美元本金到了今日,會變成10119美元;反之如果你買的是新興市場債則你的1萬美元就只剩下8309美元。
所以在此時如果你把高收益債轉成新興市場債,你的單位數可以拿到(10119美元/12.24)826.72單位,比你1年前可以買到的單位數多了21.78%,再加計單位配息是0.094,等於每個月拿到的年化配息率是9.33%,而且2012年至2014年10月以來,你還賺了約12%的利息。
上述就是一個很簡易的基金操作案例
再來我們要討論的是賣出基金的機會成本,原則上我假設大家買進債券基金會持有的是極長期,則每月的配息就是你的機會成本。像我之前持有"澳幣高收益",年配約9%,因此賣出這個商品對我的心理帳戶而言的機會成本"年配9%",如果我拿去定存只有1.3%,這就是很多人不肯賣出債券的主因。
可是我賣出的當下是認為澳幣將大幅走空,後來澳幣真的走跌20%,這就是所謂的"預期大幅走跌才有賣出的理由",可是當下我的心理也覺得很虧,這是一種人類心理帳戶的問題。之後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本金大幅走跌,我就將這筆資金轉入新興市場債當地貨幣-南非幣,雖然我放了1年,心中覺得虧了9%,可是澳幣跌了20%算我賺到,然後又逢低的買進了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南非幣,別忘了這段時間南非幣是走貶,而我將債券贖回的錢是"台幣",所以匯率也小賺了一點。
因此賣出債券最大的點在於"預期價格大幅走空",否則賣出的機會成本很高,這是心理帳戶的問題,因為大家都覺得配息高,放著總會回來。
可是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不要賣債券,又能夠避免債券大跌,當然有就是轉換至一個風險相對小、配息低一點沒關係的債券基金,一方面可以維持配息率而不是1.3%的定存,一方面盡量趨吉避凶。所以當你將高收益債轉入一個低風險的債券,假設高收益後來跌了40%、你的債券只跌20%,這個時候你將低風險債券轉回去高收益債券,其實隱含你賺了20%,而且等待的期間還有一個低風險債券的收益率可以獲得。
看完之後請大家趕快回去翻舊文,看看如何轉換,這篇可能比較像基金該如何轉換的前傳,其實順序上應該是講完這篇之後,才告訴你該怎麼轉換。但是現在電影都流行先拍後面,等紅了再拍前傳,所以大家就當成看電影吧 XD
以上可能會殺死很多粉絲的腦細胞,但是請大家耐心的看完。
(本網站所述之任何內容均不構成對金融商品的投資邀約,